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一批城市雕塑将成为大虹桥新地标
发布时间:2023-04-19 15:49:35    来源: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钰芸)让精妙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成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城市文化的承载物和标志。历时三个多月,第三届长三角城市雕塑、街具公共艺术创意设计大赛昨天落下帷幕,分为街具、地标、雕塑三个组别,共计收到了353件作品,最终选出一二三等奖作品27件。


【资料图】

本次大赛自筹备之初起,汇集多家单位和机构,凝聚线上、线下力量,让公共艺术以鲜活的面貌参与长三角文化建设,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国内外企业、机构、院校、设计团队、设计师及学生等以单位、个人或联合名义的参赛报名共130个,收集到了353件参赛作品,其中街具类作品94件,地标类作品66件,雕塑类作品193件。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特征。新虹街道地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核心区,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两大国家战略叠加之地,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总部集聚、商业繁华。这给城市雕塑的艺术创作者们以丰富的创作题材和空间。

地标类一等奖作品名为《都市机翼》,设计提取虹桥交通枢纽元素,从飞机中获取灵感,设计一座都市观景台。创作者王文涛告诉记者:“希望作品不是一个冰冷的架构物,而是可以与这座城市,这里的人发生互动,登高远望、聚集活动、灯光表演等,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富有未来科技感,时代前瞻性。”

图说:地标类一等奖作品《都市机翼》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如何打造“城市处处有设计,生活处处有美感”的长三角城市会客厅?雕塑类一等奖作品是由上海迅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创作的《貉以为家》,设计的外形是一只貉,这是上海地区本土野生物种。“大虹桥地区曾是诸多野生动物的家园,我们希望在大型公共性空间以动物雕塑的形式,提醒人们保留城市的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相关负责人介绍。

图说:雕塑类一等奖作品《貉以为家》

街具类一等奖作品《智“链”时代》则用模块化设计适应城市不同的空间场景组合,为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不同人群提供随时可坐、可看、可休闲办公的生活、工作场景,结合太阳能节能设施与智能模块化设备,为商务区提供便捷的街道生活服务场景。

同济大学副校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娄永琪是大赛评委会主席。表示,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首饰,一个城市的表情,一个城市的腔调。大赛将助力大虹桥打造世界城市公共艺术及其相关产业的“第一品牌”,通过持续和高质量的举办,吸引世界顶尖设计师、企业参与,产生品牌效应,在此基础上要思考如何不仅服务中国城市,更可以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新虹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赛中涌现的部分优秀作品将落地新虹街道,希望通过雕塑作品传达、展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和新虹的文化魅力,也期盼城市雕塑能成为新的文化地标,点亮新虹、点亮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实现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的美好未来愿景。

活动中,一支由大赛专家评委、获奖者和社区人员组成的专业“社区规划师团队”正式受聘。“社区规划师”将在未来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区域内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效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塑造美丽新虹、品质闵行的品牌形象,营造高品质城区环境,让城市不仅越来越美,更会越来越充满艺术人文的气息。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